【行业观点】
策略:李少君/牟一凌
市场的分歧,逆周期的成长
上周四,我们提出,市场震荡整理期,市场反而迎来明显的上车机会。就目前来看,市场对于以下基本面变化已经形成共识:政策边际宽松,政策底出现;海外不确定性降低;同时信用底已经出现。后续来看,投资者的关注点在于:第一,宽松的货币和企稳的信用,能否带来真实有效的总需求回升(房地产在本轮稳增长过程中更加难以依靠,一般基建的空间也在被压缩,而新的增长点仍需要探寻);第二, 对于市场而言,本轮行情延续着2014-2015年的资金逻辑:外资入场——两融为代表的杠杆交易增加——个人投资者大规模涌入(开户数+公募基金认购份额的增加)。目前来看,个人投资者是否强化还需要进一步确认,而在监管和市场都吸取了上一轮的教训的情况下,是否还能形成较强的资金自我驱动行情?
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我们认为需要后续在市场新高之后,如果出现一定外部风险冲击,市场在调整过程中仍能看到成交量的企稳和增量资金入场的迹象,这可以最终确认市场的赚钱效应的正反馈机制在走向最终强化。
对于第一个问题,光伏发电网,我们认为,分歧之处恰好孕育机会。这种机会体现在市场会对新的需求的产生给予关注并进行交易,同时对于经济稳增长的需求,也让政策上可能有更多产业放开出台。自上而下的逻辑来看,宽松的资金面,稳增长的需求(我们测算核电按照十三五规划重启将拉动制造业1-2个百分点),以及巨大的规划空间下相对滞后的建设进度,都让核电主题更具有空间想象力。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现阶段市场下阻力较小的方向。而从核电重启的信号不断释放来看,基本也是从去年4月份开始,对应了宏观总需求下滑的开端,结合市场正处于无盈利的估值提升期,主题投资按历史规律活跃,我们判断核电板块可能正进入风险收益比比较高的时刻。
从整个核电产业链来看,分为设计、设备制造、建筑安装、运营管理(核燃料供应、乏燃料管理),这也涉及到我们电力、机械、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等行业。我想经过3-4年的沉积寂,很多投资者都忘了核电长什么样,国君策略/公用事业/机械/电新组成的核电研究团队从去年开始一直紧密跟踪核电,我们后续会作更多跟踪研究,也将会市场带来更全方位的研究梳理。
公用事业:周妍
【中国核电(行情601985,诊股)】中国核电是国内三大核电运营商之一,也是A股上市唯一核电运营商,背靠新中核集团,新中核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核工业全产业链的集团,在核岛建设、核燃料进口、铀浓缩、核燃料制造和后处理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为中国核电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8年随着三门1/2号、田湾3/4号等三代核电相继投产,公司控股运行核电机组达到21台,装机容量1909万千瓦,目前仍有在建核电机组4台,装机容量455.8万千瓦,在建机组有望于2020/2021年投产,2019-2021年装机增速7%。公司储备项目丰富,控股储备装机预计1150万千瓦(当前体量的74%),有望显著受益于核电审批重启。
维持18-20年EPS预测EPS预测0.32、0.44、0.47元,考虑到公司作为A股唯一核电标的,具有一定稀缺性,同时有望显著受益于核电审批放开,给予公司2019年19倍PE,维持目标价8.34元,维持增持。
【中广核电力】公司是我国最大/全球第三的核电运营公司,在运核电装机22台,合计2430.6万千瓦,在建装机6台,合计743.4万千瓦,太阳能网,有望于2019-2022年投产,未来四年复合增速9%。公司在运/在建装机规模均位于全国首位,储备项目丰富(储备项目装机接近当前体量的90%)。同时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发行A股的决议,公司估值水平较低,回归A股资产价值有望重估。
维持18-20年EPS预测0.19、0.22、0.25元,给予19年12倍PE,维持目标价3.14港元(人民币2.74元),对应2018年14倍PE,维持增持评级。
机械:黄琨/李煜
1、行业观点:三代核电有望在“十三五”后期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假设每年将开工6至8台三代核电机组建设,则对应设备投资年均约500亿元。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首批三代核电机组单台造价160-200亿元。假定每年开工6-8台机组,对应年均设备总投资约500-600亿;其中核岛投资约3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