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国内光伏市场受新政影响而出现大幅度萎缩的情况下,一家低调的上市公司晶盛机电(300316.SZ),却凭借着对中环股份、晶澳等晶体硅生长设备的供应及其他业务的成长,,实现了业绩的大幅飙涨。
今天晚间,晶盛机电宣布,其营收25.4亿,净利润5.82亿,分别同比大增30.11%、52%。净利/营收值为22.9%。无论是两个指标的增幅,还是比值,都算新能源公司中涨幅居前的。
该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每股,资产总额63.35亿,同比增长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0.58亿,同比增长13.7%。
晶盛机电其实有三个核心业务:晶体硅生长设备、智能化加工设备、蓝宝石材料等。但晶体硅生长设备(尤其是单晶硅生长炉)的收入占比最高,是公司业务拉动的真正引擎。
2018年,晶体硅生长设备收入为19.4亿元,同比强势增长23.4%,占公司总体收入的76.5%。智能化加工及蓝宝石材料的收入占比,分别是11%和4.93%。晶体硅生产设备的毛利率,也是各分项中最高的,达到43.62%。这种毛利率在光伏产业中难得一见。去年全年,公司晶体成长设备的销量为1344台,而2016年该数字仅为500台左右。
凭借着与大型硅片厂的良好合作关系等原因,晶盛机电在2018年全年的新签订单超过了26亿。
其披露的主要合同包括: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单晶炉购销合同、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单晶炉合同、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供货等,这些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每一个都在数亿之巨。
单晶硅生长炉又被称之为“单晶炉”,是一种在真空状态和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石墨电阻加热器将多晶硅原料加热熔化,然后用直拉法生长单晶的设备。随着单晶业务的崛起,晶盛机电也就由此大幅受益。
不仅如此,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未完成的合同总计26.74亿,其中全部发货的合同金额为5.95亿,部分发货合同金额13.78亿,尚未交货的合同金额7.01亿。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5.34亿。
能源一号同时也注意到, 除了向中环领先公司供应设备等之外,晶盛机电也是前者的参股方之一,持股10%。在中环领先这一公司中,晶盛机电的合作方是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中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及锡产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因此,晶盛机电既是中环股份的供货商,也在个别项目上与之有投资的关联性。
与其他公司相比,在研发方面,晶盛机电舍得大举砸钱的这一特点让人瞩目。2018年,该公司研发支出高达1.83亿,占营收的7.21%,比例较高。同时,2016年~2018年,其研发投入在不断扩大,从7770万元提升至1.83亿。
细究发现,晶盛机电研发费用的大部分,花在了“直接材料”和“职工薪酬”等两个单项上。2017年,公司的直接材料使用总额高达8413万,而2018年这笔资金并没有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研发人员数量的扩大,这部分人员的开支也从2017年的3894万,飙升至5600余万。所以,该公司的未来研发是否会继续占营收比重7%以上,也同样取决于上述两点。目前,该公司的研发人员为501人,相比2016年翻了近一倍。
当然,晶盛机电对于人才流失的这一风险,也有预判。其公司拥有一批具备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深刻掌握晶体硅生长设备制造和晶体生长工艺技术的核心技术人员,如果流失,将可能导致公司的核心技术扩散,从而削弱公司的竞争优势,并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