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今天上午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氢能领域的专家、企业、机构汇聚一堂,共议氢能产业发展之道。
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三家省属企业发起,由68家省内外会员单位组成,其中理事单位37家,成员单位31家。联盟的宗旨是汇聚各类资源,搭建多元平台,缔造“氢能社会”。联盟的目标是:以持续推动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氢能应用商业化进程为已任,产业导向、技术联合、资本助力、应用为本,打造氢能全产业链企业的协同平台,建设国际领先的氢能应用产业集群,推动山东在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中赢得先机、走在前列。
氢能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氢能来源广泛,且具有大规模稳定存储、持续供应、远距离输送、快速补充等特点。氢的获取不仅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也可以借助传统能源低碳化技术制取,氢能获取方式的技术革命有助于推动我国传统能源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与清洁能源规模化愿景。近年来,利用氢能的核心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开始在多个应用领域进入商业化阶段。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业内人士评价,拥有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基础的山东将以联盟成立为契机,强强联合深化项目合作,建设“中国氢谷”,缔造“氢能社会”。
山东既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由于多种原因,山东形成了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一直是“心头之痛”。如何解决这个心头之痛?山东按照习总书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重要指示,去年年初,提出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构想,启动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布局十强产业,在新能源开发上用功发力,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谋求未来竞争新优势。发展氢能产业,契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对于补齐山东传统能源体系短板,提升山东产业层次,引领山东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氢能源产业发展作为超前布局先导产业、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的重要领域,强化顶层设计,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启动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即将完成。
按照规划,山东将以济南为核心,点面结合、产业互补、错位发展,辐射带动全省,打造氢能源经济圈,建设集氢能源科技园、氢能源产业园、氢能源会展商务区三位一体的“中国氢谷”。“中国氢谷”位于济南市济阳县崔寨街道,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核心区。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省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才和金融资源,为“中国氢谷”项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资源优势奠定发展基础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山东谋划布局氢能全产业链的底气何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新文认为,山东经济发展发达,市场对新能源需求量大,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细分领域有很大优势。
张新文介绍,山东成立氢能联盟,是借鉴发达经济体国家的国家能源体系战略布局经验,最大限度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努力破解管理、关键技术、市场“三大瓶颈”。他说,充分发挥省属企业牵引作用,一方面能集聚相关产业技术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加快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一方面能加强产业及市场协同,调动能源、装备制造、交通等行业有关的优势资源,加速推广山东氢能产业布局。
就内部环境而言,兖矿集团、山东重工、山东国惠等国有企业代表,紧跟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重大机遇,率先布局氢能源相关产业,已具备在氢能源产业方面率先发力的条件。
从氢气资源上来讲,山东作为化工大省,具有丰富的氢气资源。据统计,每年可从煤化工驰放气及其他工业尾气中回收氢气约96.2万吨,可供11.5万辆公交车行驶一年。
从技术上看,以兖矿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具有世界一流的煤制氢技术,可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制氢,打造氢能源制备、纯化、储运氢能源供给端产业体系,推进氢能源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供给系统示范应用。以山东重工、山东东岳等为代表的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研发企业,集中突破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投资方面,以山东国惠为代表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为氢能源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和资本支持,打造氢能源发展资本保障体系。
尤为可贵的是,氢能联盟在对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桥梁作用一旦有效发挥,科研成果将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山东省在新一轮氢能源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抢占到先机。
眼下,山东正参考国际有效的氢能项目管理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实现氢能源产业体系全覆盖,走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创新之路。
毋庸置疑,一个叫“氢生活”的时代已经启幕,“氢能社会”即将来临。未来的日子,化学元素中重量最轻的“氢”,在我们生活中的分量或许会变得最重。山东的努力值得期待!
这份文件被评价为产业未来10年发展的方向性文件,可谓是“互联网+”智慧能源的第一个十年计划。在经历两年多探索期后,“互联网+”智慧能源进展情况如何?还有哪些待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