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锭炉

太阳百货半数农户冬季取暖不烧煤 山东阳信县咋办到的

中国太阳网 http://tyn.cc
04
Nov
2020

  曾几何时,农村冬季取暖主要是靠烧柴、烧煤等老方法,因为污染重等原因,这种方式慢慢将被“淘汰”。

  此前,山东印发的《山东省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8—2022年)》提到,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构建城区取暖集中化、村镇取暖多元化、全省取暖清洁化的发展新格局。《2019年山东省清洁取暖工作计划方案》指出,2019年全省城市(县城)新增清洁取暖面积7320.34万平方米、农村地区新增清洁取暖88.59万户。

  据统计,山东取暖用能以燃煤为主,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取暖用煤量约4300万吨,其中取暖散烧煤用量约1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取暖天然气用量约20.0亿立方米。城市取暖平均综合能耗约18.0千克标煤/平方米,农村地区约24.0千克标煤/平方米。

  近年来,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满足用户清洁取暖需求,山东在加快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的同时,积极推进天然气、电能、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替代,城乡清洁取暖快速发展。其中,中国太阳能网,生物质能清洁取暖是指利用各类生物质原料及其加工转化形成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通过专用设备实现清洁取暖的方式,包括达到相应环保排放要求的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锅炉、生物质成型炉具等。

  阳信县2017年开始探索农村生物质清洁取暖之路。今年,阳信又新推广了生物质炉具20672户,使用生物质取暖的农户达到近4.7万户。加上2017年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的1.3万户,阳信半数农户今冬取暖不烧煤。3年的探索,阳信试出了哪些经验,还面临哪些问题?

  经过探索,阳信县的生物质能清洁取暖主要形成了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

  10月17日,位于阳信经济开发区的阳信县利民生物质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利民公司”)一派忙碌。小山般的“柴火堆”旁机器轰鸣,干树枝、废木头被粉碎、烘干后挤压成型,做成烟头般粗细、大小的生物质颗粒。金阳街道范家村村委会主任高丙海等3人到利民公司“看料”、试烧。高丙海说,范家村是去年换的生物质炉具。“炉子好烧,干净、暖和,还省钱。”

  高丙海说,炉具政府补贴2000元,一般炉子不用花钱。颗粒政府一吨补贴600元,一户一冬限2吨;村民一吨出500元。去年,全村80多户人家,没有烧超过2吨的,一冬1000元够烧了。

  利民公司总经理于淼波介绍,用“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的“分散式”生物质取暖,阳信县2017年改造了1000多户,2018年推广18771户,今年推广了20672户。与往年多用“干烧炉”不同,今年70%以上农户装的是带暖气片的“水暖炉”。

  第二种方式:生物质燃料+锅炉机组

  在河流镇张古风村,主街上的锅炉房和架在半空的黑色暖气管子格外显眼。70岁村民黄玉芝的“一面青”土房里,卧室装了1组暖气片,堂屋装了2组。她说,去年通了暖气,屋里夜里也有19℃,土炕没点过,苫被子收起来了,在家穿毛衣就行。暖气费第1组交600元,第2组以上每组加200元,她交1000元。而以前烧煤,一冬要烧1500元。

  像张古风村这种用“生物质燃料+锅炉机组”的“分布式”生物质供热,在阳信有23个村、3550户。

  位于温店镇的金缘生物热电有限公司,用生产糠醛和木糖的玉米芯残渣发电,去年新上了一台锅炉,有了余力,向温店镇的14个村、2713户农家供暖。

  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但仅经济账,烧锅炉似乎“不合算”。河流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古风村的锅炉房,2台锅炉(非极寒天气一用一备)投资105万元,中国太阳能网,管网投资300多万元,供着2个村、300多户人家。去年一冬,连工带料加锅炉折旧,运行成本约100万元。而暖气费收入不到40万元,政府补贴(每户按2吨颗粒,补贴1200元)30多万元,运行资金缺口约1/3。原因主要是烧得不专业、管理粗放。

  经过3年的探索,阳信县围绕生物质清洁取暖形成了从秸秆、杂草、枯枝等收储、加工、销售、使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当然,收储体系也“试”出了一定的问题。一是农时不等人,机械不够,秸秆回收不上来。二是加工点用地难找。加工颗粒要有原料堆场,每个厂至少需要30亩地,土地供应成了难题。

  生物质取暖比“煤改气”“煤改电”改造成本低。便宜是便宜了,但分散式生物质取暖到底是不是清洁的?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太阳能网,却关乎阳信试验的政策大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