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很快陷入低谷,韩华新能源在2011年-2014年间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达39.94亿元。在林洋能源的宣传册背面,写着他对公司的期许:“致力于成为全球分布式能源、能效管理领域最大的互联网运营和服务商。但这股东风走向现实还需要更多像林洋能源一样拥有落地能力的供应商参与其中。但这艘巨舰面临新的考验。作为国网体系中的重要供应商,林洋能源也表示会紧随国网步伐,抓住“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机遇。林洋能源的官方介绍是“国内知名的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终端产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智能、节能、新能源三大领域。22年前,他出资20万美元一次性买断南通林洋电子有限公司(林洋能源前身)启东方股权,成为该公司董事长。国网第一次招标结果显示,电站EPC林洋能源智能电表中标金额近两亿,占招标总额2.66%。今年3月8日,国家电网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并称之为公司“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两千多平的展台区共有四十余家公司参展。”这一概念很快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国网可以通过这款智能电表获取用户的用电情况,包括电冰箱、洗衣机等家具用电情况,以及用户用电时段等数据。依托光伏电站,陆永华还建立起一支超过两百人的运维团队,并逐步打造出一个覆盖了智慧分布式光伏云平台、储能系统及微电网、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的‘发—储—用’能源互联网业务架构。这位跨界玩家的光伏故事并未结束。
几个月后,由林洋自行研制开发的智能型单相电子式电能表诞生,并在江苏、上海等地一炮打响,迅速走红周边的浙江、安徽等地。2009年,国家电网开始推广智能电表,一只电表的服役期大约为8年左右。江苏林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林洋能源(601222.SH)工作人员向「角马能源」介绍。监控系统太阳能玻璃在此背景下,林洋能源的财务表现颇为稳健。2006年初登陆纳斯达克时,林洋Solarfun的营业收入仅为6.31亿元。该公司曾长期与威胜、威斯顿等企业占据国网智能电表板块前列。
打开表盖,在显示频幕的下端,太阳能光伏项目竖立着三个不同大小的模块。两年后,陆永华决定回归上游制造端。不过,林洋能源最为外界所熟知的却是其在光伏领域的表现。而广大用户则可以通过“掌上电力”等APP了解家里的用电情况,并完成缴费。泛在电力物联网刮起的热风犹如烈火烹油。一个多星期前,国家电网发布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2019》再次明确,该公司将在2年内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形成“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林洋能源便是其中之一。2012年,他再次杀入光伏市场,重点布局下游分布式光伏电站领域。从战略投资光伏制造领域,到光伏板块登陆资本市场,陆永华仅仅只用了28个月的时间。太阳能光伏项目此时正值国网开始大力推广智能电表。当年,林洋Solarfun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2017年,这批电表相继进入更换期,到今年,这一代智能电表基本更换完成。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9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峰会上,国家电网携其主要的智能量测类供应商集体亮相。不过,早年林洋能源在光伏圈一战称雄的故事至今仍被传为美谈。这位拥有150余个子公司的大集团掌舵者如今正驶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星辰大海。得益于此,太阳能玻璃国家电网今年第一批次对智能电表的招标量达到3816万只,超过上年智能电表招标总量的70%。林洋能源由此在国网体系中立稳脚跟。“这是我们最新款的智能终端,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上市。蓄电池这家有着20多年发展史的量测设备制造商,硅料曾长期居于国网量测类产品前三大供应商行列。陆永华此举,为林洋能源在2016年电表行业陷入低谷时准备了过冬棉衣!
净利润为6.86亿元,同比增长6.03%。当年,林洋能源光伏产品收入高达13.17亿,首次达到十亿级。该公司旗下林洋Solarfun曾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但林洋能源这款电表并未实现量产。国家电网互联网部副主任汪峰表示,今年重点围绕着力构建能源生态、迭代打造企业中台、协同推进智慧物联、同步推进管理优化4条主线项综合示范项目。陆永华或许不曾料到,在国网旗下供应商的进逼下,今年国网第一次智能电表招标中,林洋能源首次跌出前十。该公司专注于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其光伏界的故事更为传奇。长期位列国网智能电表类供应商前三甲的林洋能源成为赢家。在一款单相多芯模组化电能表上,除了林洋能源的logo,还鲜明地印刻着“国家电网公司”的字样。林洋能源工作人员向「角马能源」介绍,为了适应“泛在电力物联网”对数据提出的新要求,这款新品在基本用电量计量功能之外,电站EPC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已有“中国表王”之称的陆永华顺势而为,并于2011年带领旗下另一王牌林洋电子(后更名为“林洋能源”)登临A股。今年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25.5亿元,蓄电池同比下降7.23%;短短四年后,其营业收入激增至75.27亿元,四年暴涨了10.93倍。如今,这家光伏界明星企业在传统的量测领域迎来新风口。其中一个为负荷感知模块,另外两块则可以自定义功能,不同的模块可以收集不同的数据。正当形势一片大好时,陆永华却激流勇退。2010年8月,他将林洋Solarfun全部转让给世界五百强企业韩华集团,林洋Solarfun后来更名为韩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