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好的评判者。
过去10年,光伏行业持续向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复盘过去3年、5年、10年光伏产业链上的表现,不论技术还是成本均已在全球能源市场脱颖而出。尤其是,目前全球能源发展正处于重构与变革的关键时刻,作为全球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光伏企业正积极投身其中,以技术为推手,缩短平价上网周期。
一位光伏经评专家透露,近一年10MW地面电站系统造价的均价已由5.2元/W的价格将至 4.4元/W左右,甚至出现低于4元/W的价格,降幅超过14%,就连光伏电价也降到了0.3元/kWh,甚至低至0.25元/kWh。再从装机来看,虽然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的新增规模在2017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但在众所周知的823号文件影响下,2018年的新增装机仍然出乎意外。回首相望,中国光伏产业的兴盛发展,与10年前国家能源局组织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这一开创性举动不无关系。
特许权招标启幕:中国光伏“冰河初开”
在2002年之前,中国的光伏项目都是政府主导的示范项目,主要依赖国际援助和国内扶贫项目的支持,当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标杆电价政策,即便是后来的“西藏阿里光电计划”、“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计划也只是采用初始投资补贴的方式,直到2009年国家能源局启动了第一个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敦煌10MW项目,至此我国大型光伏电站市场正式启动,长达十余年的平价上网开拔赛就此拉开序幕。
那还是一个系统造价“30元/W的时代”,在当时,18家企业参与投标,投标电价平均报价为1.42元/kWh,最低投标电价为0.69元/ kWh,其次为1.09元/ kWh,最高为1.92元/kWh。最终最低报价者国投华靖电力和第二低报价者中广核能源同获特许权项目开发权,在敦煌各开发一个10MW光伏发电项目。
而阳光电源独揽两个10MW项目的逆变器供应权,提供当时全国功率最大的500kW集中逆变器,电站年平均满发小时数达到1400h以上,发电量在业界遥遥领先。彼时的阳光电源已经成立12年,成为了一匹奋力冲刺平价上网的业界“黑马”。
紧接着2010年,国家能源局继续上马第二批光伏特许权电站的招标,仅隔一年时间参与投标的企业迅速上升到了50家。最终,13个项目中标价无一例外均低于1元/kWh,多数价格在0.82-0.91元/kWh区间,阳光电源成为华能两个累计50MW项目的逆变器供应商,同时特变电工、艾默生、科诺伟业等逆变器企业也加入到了这一梯队。
特许权招标项目一出生就备受业界关注,不单单是因项目具有盈利性,而是其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试验场角色。“在整个电站内既有多晶硅、单晶硅组件,也有薄膜电池组件;这些电池组件在安装方式也颇为多样,有固定式、直立跟踪式和斜跟踪式,这些都是为了取得各种试验数据而设置。”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连续两批次特许权电站的招标,起意与风电特许权招标相同,拟以数轮招标摸清光伏发电成本价,以此为出台固定上网的标杆电价铺路。有行业人士认为,是当时央企主动压低利润,支持国家特许权招标,推动了后面光伏上网电价的确定。
但在当时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过低的上网电价除了会导致盈利期大幅后延之外,还将直接压低光伏设备供货价格以及供应商的利润。对于国内光伏设备供应商而言,一边是国外光伏市场需求的量价齐升,一边是国内光伏市场被央企低价盘踞,所以不少企业对国内这种“摆明赔本的生意”并不感兴趣。但阳光电源这类的企业似乎并不这样认为,并用其后10余年的时间诠释出自己的发展与经营理念。
10年完成“自我进化”,
迎接平价新时代
2019年,平价上网政策发布,正值国家特许权招标10年。如果简单把10年来重大政策堆砌在一起,你可以看到一个新光伏时代到来的清晰轨迹。这10年,也是光伏技术革新迭代最快的10年,推着行业一步又一步坚实向前,直至走向平价上网。
10年前,光伏在普通百姓眼中还只是一个生涩的概念性词汇,发电成本极其高昂,社会认知度极低,光伏技术的应用普及度基本谈不上。如今光伏成为了能源的未来,成为了普通百姓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这离不开光伏制造上下产业链通过技术升级,不断降低技术成本。至今行业内普遍认为技术成本的降低空间越来越小,非技术成本的降低,被认为是光伏制造业希望突破的新空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也曾公开为行业呼吁,“非技术成本已占到总投资成本的20%以上,算到电价上至少0.1元。这些非技术成本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整体成本下降形成了阻碍,亟需国家出台相应政策调整。”
事实上,在风电、光伏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除了设计施工环节明确可控的成本外,常常存在许多如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土地税费、土地租金、融资成本等不可控的非技术成本。但这些成本费用的支出是硬性的,政策没有“点头”之前,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按照既定规则走。
政策难以改变,这10年来很多光伏企业选择长期在技术上下功夫,哪怕已经“贴地飞行”,他们依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技术引领和技术创新,掌握光伏制造的核心技术。
整体上,2017年,44家上市光伏企业研发投入接近100亿元;44家上市光伏企业拥有研发人员总计19023人;28家代表性光伏企业授权专利数合计为8278项;22家领先光伏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合计1568项。其中特变电工、保利协鑫能源、中环股份、阳光电源、隆基股份、阿特斯等企业整体表现抢眼。
他们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为日后实现“平价上网”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中国光伏产业昂扬走向世界的有力推手。
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企业家认为,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但在任何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下,都有企业实现增长,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如何使自己的企业逆势飞扬。
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前几名龙头宝座几乎长期被几家企业包揽,这似乎缺少新意,却无可争议。但像阳光电源、隆基股份等企业那样,在技术产出上仍然具有高曝光率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少。这两家企业一个是组件端的龙头企业,一个是逆变器端的实力霸主,均成为以“技术实力”推动平价上网的典范。
在单晶PERC电池技术上,隆基的单晶电池转换效率屡次刷新世界纪录,2017年10月17日,隆基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2.71%,创下当时PERC电池世界纪录;2017年10月27日,隆基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水平达到23.26%;2018年2月26日,隆基乐叶宣布单晶PERC光伏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3.6%,继续刷新世界纪录,同年8月,隆基乐叶双面PERC电池凭借23.11%的正面效率,入选2018特定结构太阳能电池中国最好效率。
在逆变器这头,自2003年推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之后,阳光电源在技术突破的路上不断冲刺,2011年,阳光电源推出国内第一台箱式逆变器;2014 年,阳光电源发布全球第一款转换效率超过 99%的商业化组串逆变器 SG60KTL;2015年,阳光电源发布国内首款1500V集中逆变器;2016年,阳光电源发布全球首款 1500V 组串逆变器 SG80HV;2017年,阳光电源发布国内首款户外集中逆变器 SG1250UD;2018年12月,建成国内首个规模最大“领跑者”平价项目,为平价上网提供典型示范。
正如阳光电源的掌门人曹仁贤多次在公开场谈到,这么多年阳光电源一直在为平价上网这个目标而奋进。正是这些企业对技术的执着坚守与革故鼎新,才不断推动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缩短平价上网周期。
时间是最好的评判者,这些企业注定会以“技术实力派”写入中国光伏产业史。
松下幸之助说,企业是社会公器。企业存在和发展最重要乃至唯一的理由,就是给社会增加福祉。企业领袖永葆出发的勇气,正是中国经济滚滚向前的动力。
潮流喧嚣,类似阳光电源、隆基股份这样企业是时代的企业。它们从未脱离本质,也从未因持续增长的业绩而自我膨胀,专注产品,创造价值,推动光伏平价上网的主旋律未曾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