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热系统

1.5GW奖励规模是最后一批领跑者项目吗?

中国太阳网 http://tyn.cc
25
Nov
2019

  最终结果预计在2019年初公布,届时得标企业须在2021年6月份完成并网装机。

  在光伏发电的发展历程中,领跑者计划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光伏发电严重依赖补贴的时期,领跑者项目代表着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目标;在市场不够成熟的时间里,领跑者项目采用产品的标准,也是行业的风向标。光伏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高效产品的不断涌现,与领跑者计划的示范作用息息相关。但是进入2019年,在无补贴项目出现之后,领跑者项目开始在某种程度上面临尴尬。

  如上所述,领跑者计划目的在于引导光伏发电成本的下探,以及光伏产品质量的提升,甚至对光伏发电技术发展方向有极为明显的指导意义。比如当前大热的PERC组件,就是在被领跑者项目采用之后,才开始了大规模发展。而领跑者项目对组件效率、衰减等各方面的要求,也一直是光伏市场的标杆,成为行业人士衡量当前市场产品效率的“一杆秤”。

  另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项目,领跑者项目选址非常谨慎,往往需要当地配合发布多个政策,以保证项目不会出现弃光限电、土地成本过高、乱收费等问题。领跑者项目以其特殊性,对行业起到了带领、引导作用,对光伏发电的发展极为重要。但这些对行业的引导作用,似乎在2019年迎来了尴尬局面。

  首先,为什么领跑者项目可以引导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呢?因为领跑者项目率先实行了竞价模式,并通过企业、地区之间的竞争优选,来达到逼近成本线的目的。竞价模式在领跑者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极大成功,价格的每一次下探,都意味着光伏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但是自2019年以来,所有的光伏项目都开始了竞价模式。如此一来,所有的光伏项目都会直觉的逼近成本线,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不断刷新最低价格纪录。在竞价降低成本的角度来看,普通项目已经向以前的领跑者项目看齐。而且从这个角度来看,领跑者项目似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次,领跑者项目相对普通项目还有一项优势在于,配套的利好政策。每一个领跑者项目都享受了最好的土地、接网等政策,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非技术成本。这一点在无补贴项目上有所体现,2019年新发布的几项新政,所有的政策都在强调保证无补贴项目的消纳、降低土地成本等。

  而除了无补贴项目,经历“531”政策洗礼之后的光伏市场更加理性。由于全面开展竞价,即使是有补贴项目,对非技术成本下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来看,领跑者项目此前所享受的优惠政策,也已经无法显示出优势。

  在此情况下,领跑者项目将失去对行业的指导意义。在去年“531”政策发布之后,能源主管部门仍有一段时间将领跑者项目作为未来计划的一部分,第四期领跑者项目也曾提上日程。但是到2019年,相关领跑者政策已经偃旗息鼓,第四期领跑者项目不见踪影。而近期作为奖励的第三期领跑者剩余规模,有可能是最后一批领跑者项目。

  根据此前的规划,我国将每年安排领跑基地项目800万千瓦,由国家能源局统一组织竞争优选确定。而2017年第三期领跑者计划包括应用领跑基地及技术领跑基地13个基地合计650万千瓦。150万千瓦将作为奖励规模,对建设速度快、并网消纳落实、实施效果好的基地所在地通过给予增加基地建设规模等方式予以鼓励。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公布第三期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奖励激励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内蒙古达拉特、吉林白城、江苏泗洪3个基地为第三期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每个基地奖励激励规模为50万千瓦,合计150万千瓦。

  至此,第三期领跑者项目的800万千瓦容量全部安排完毕。而由于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领跑者项目已经失去了“领跑者”的意义,所以第四期领跑者项目应该不会再有。也就是说,近期安排的150万千瓦奖励规模,可能是最后一批领跑者项目。

  竞价模式的全面开启,以及政策对非技术成本下降的重视,虽然让以前的领跑者项目处于尴尬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不再需要引导。

  笔者认为,前三期领跑者项目的实施,已经对行业作出了极大的表率作用,未来如果还有领跑者项目,应该换一种方式。

  首先在技术方面,未来的领跑者项目可以延续第三期“技术领跑者基地”的概念,促进最新的、有发展潜力的光伏发电技术及产品,做到“技术上领跑”,以提升光伏发电的发电效率,这对行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另一方面,当前的光伏电站多数需要并网,而且应用模式单一。未来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行业可以对更多的应用模式进行探索,而领跑者项目就可以作为这样的示范项目。比如“光伏+储能”的电站,一直被认为是未来光伏发电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国内的发展却一直不尽如人意。未来的领跑者项目可以在应用模式上作创新,给行业的发展探索出更多的出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