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

高纪凡: 光伏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爱恨纠缠”

中国太阳网 http://tyn.cc
06
Nov
2019

  “金融机构对光伏企业态度的不确定性,主要因为过去光伏行业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多。不过现在光伏行业已经不那么依赖补贴,也将从过去的周期性行业进入到持续增长阶段。”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会期间,天合光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向太阳要电”的光伏行业在中国发展经过20多年,行业早期的高毛利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光伏企业遍地开花,光伏行业有过高光时刻。但随后的欧美双反政策以及产能过剩,尤其是光伏巨头江西赛维、无锡尚德的破产,将大量金融机构拖入泥潭。金融机构一时谈“光”色变。

  2018年,金融市场去杠杆令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民营企业出现流动性困境,以民企为主的光伏企业,还受到光伏补贴政策突变的冲击,雪上加霜。

  回顾光伏行业发展,经过了三轮大的波动调整。高纪凡介绍,2004年开始,欧洲市场启动FIT补贴(新能源补贴政策)带动光伏产业高速发展。在此刺激下,中国光伏制造业开始崛起。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对光伏产业的信贷支持。但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海外市场欧洲、美国一下子流失,国内光伏市场在当年停止生长。

  随后由于国内政策的支持和培育,中国光伏企业逐步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但在2012年,随着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加上各地产业政策支持下带来的短期产能过剩,大批光伏企业倒闭。老牌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公司负债等多种原因交织相继破产。

  江西某国有大行一位负责人彼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赛维此前是明星企业,受到多家银行追捧,该行还因为授信政策不够灵活被拒之门外。如今却感到十分庆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一时期行业经营困难与金融机构担忧情绪交织下,关于光伏行业的融资政策指导意见相继出台。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机构要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2013年银监会发布的《促进银行业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提到,要实行客户导向管理,分类管理,避免一刀切。

  在波动中前行的中国光伏行业此后未能一路坦途。“2018年也是光伏行业饱受挑战的一年,遭遇了第三次调整。”高纪凡表示。

  2018年2月,美国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201裁决落地;此后,印度政府裁决光伏保护税;加上国内三部委的“5·31”新政,光伏行业原本预期的补贴落空,导致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引发上市光伏公司股票大幅下挫,叠加金融市场压力,成为光伏行业的重大挑战。同时,在去杠杆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也遭遇严峻挑战。

  江苏一家大型光伏企业高管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流时表示,公司由于较早在国际市场多元布局,并一直严控负债率,留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在2018年行业变幻中受到的冲击不大。但大量依赖补贴的中小光伏企业可能被洗牌。“我们对于未来取消补贴有预期,但政策应有连续性,为企业创造稳定环境。”

  “从三伏天一下子降到零度以下,大家都不适应。”高纪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作为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他与行业同仁一起与有关部委沟通。此后行业补贴政策也进行了适度修正,给出了两年过渡期。

  “在去年的调整后,金融机构对光伏行业再度产生担忧,很多银行持观望态度,光伏企业的金融环境比较有压力。”高纪凡表示。

  危中有机。“对于民营企业尤其是光伏企业,就是适者生存。调整期考验的是企业创新和应变能力。”高纪凡说,受益于国际市场快速增长,加上资产结构调整,天合光能在2018年仍有较好的发展。

  他介绍,2018年国内市场由于行业调整装机量下降10GW左右至近40GW,但海外市场由于价格下跌市场需求上升增加了10GW,因此去年全球光伏电站装机量与2017年基本持平。

  以天合光能为例,其2018年国际市场对营收贡献度达75%以上。此外,天合光能在2017年中央提出“去杠杆”时就开始调整布局,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和合作伙伴沟通,转让了部分光伏电站,将负债率从67%左右降至约59%,资金储备相对宽裕。

  过去十几年间,光伏产业几度受政策调整波动。但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光伏产业几乎已不需要补贴,中国市场需要的补贴规模也已经很小。即便在今年没有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光伏行业仍有快速增长,这主要是光伏能源进入平价时代后自身发展的动力驱动。

  高纪凡称,在两年过渡期后,预计在2021年中国将全面进入光伏发电的平价时代。“光伏行业将从过去的周期性行业进入持续生长性行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