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2050战略性长期愿景”,力图于2050年实现净碳排放量为零、能耗水平达到2005年的一半、电力在终端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增加一倍的目标。其中,可再生能源电力将超过80%。
“去年夏天,欧洲遭遇了大面积的高温天气,农业、交通等领域都受到巨大影响。一些河流水位持续走低,很多物流通道根本无法正常通航。”日前,在首届“带路”国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控制建模国际研讨会上,面对记者关于“欧盟2050战略性长期愿景”制定原因的提问,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政策官员吉明华直言不讳。“目前,整个欧洲都在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地中海沿岸是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应对气候变化,2018年末,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2050战略性长期愿景”,目标于2050年实现净碳排放量为零。今年年初,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等欧洲国家接连遭遇寒潮暴雪,极端天气频频上演之下,为实现“长期愿景”,欧盟到底该如何应对?
吉明华告诉记者,提升能效是最核心、最关键的手段。“要实现‘长期愿景’,2050年的能耗水平要达到2005年的一半。尤其在建筑能效方面,将面临极大挑战。2050年的建筑中大部分是现在的存量,维持高返修率需要更多的熟练工人和合理的政策引导,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能效要好好算笔账。”
同时,在可再生能源部署上,吉明华指出,电力在终端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将增加一倍,其中,可再生能源将超过80%。届时,欧盟化石能源的进口量将大幅缩减。“2031到2050年间,将因此节省2-3万亿欧元。”
“在出行方式的改善上,欧洲国家也有很大的潜力。”吉明华表示,特别是在重型或长途运输中,高级生物燃料、无碳电子燃料和氢能等将发挥重要的替代作用。“技术在不断发展,交通模式上并没有统一的通行方案,数字化、智能化也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的可能。”
此外,为达成“长期愿景”,欧盟将在具有竞争力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和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设施、碳捕获与储存以及农业、林业、生物经济等方面多管齐下,降低净碳排放。而在碳捕获与储存方面,吉明华强调,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应用和工业脱碳方式的持续更新,对碳捕获和储存的需求确实在减少,但要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在某些能源密集型行业中,仍需要应用碳捕获和存储技术。“当然,目前一些欧盟成员国对碳捕获和存储还是有抗拒情绪的,认为其在经济性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可行性并不高。”
在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过程中,吉明华也表示,要同时关注特定群体、特定地区的发展。“例如很多传统能源行业在欧盟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上都有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一些以石油和矿产开采为支柱产业的地区,这一点尤为突出。所以,在推进碳减排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公平过渡’。”
在多领域一系列的减排措施下,欧盟对“长期愿景”的投资力度也成为关注焦点。对此,吉明华表示,欧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碳减排力度的日益加大必定会刺激大量的投资。“预计整体投资额约为所有欧盟国家年GDP的2%。如果要达到温室气体零排放,这一数字可能要上升到2.8%,约合每年5750亿欧元,这样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的影响都是正向的。”